“破墙”不“破窗”,是“公园城市”该有的模样

发布时间:2024-11-05 11:18:01 来源: sp20241105

最近一段时间,全国多地的公园“破墙透绿”,受到公众好评。例如,上海世纪公园拆除了3000多米围墙,24小时对外开放;山东青岛对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山公园实施“拆墙透绿”,让市民走在路上就能与自然美景“撞个满怀”。这些举措进一步释放了公园绿地的公共空间价值,提升了群众的“绿色获得感”。

“进园出园都不用绕路了”“出门即见绿”“美景零距离”……社交平台上,网友对公园“破墙”充满好评和期待。近年来,国内众多公园经历了从收费到免费、从封闭到开放、从限时到24小时开放的转变,建设理念也从单个的“城市公园”升级到整体的“公园城市”。

所谓“公园城市”,就是要通过“破墙透绿”等措施,打破公园与城市的界线。不是用孤岛式的公园“点缀”城市,而是让城市“生长”在公园中,让市民游客能够自由自在、随时随地享受生态绿色的普惠福祉。

在“公园城市”理念下,需要“破墙”的不仅仅是公园。在上海,一些高校、机关单位的内部花园和绿地也逐步拆除围墙向公众开放,与城区、街区和社区融为一体。比如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拆除了围墙,与市民游客共享苏州河景观步道。这些高品质的公共空间,既回应了城市建设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命题,也展示了“城市,让生活更美好”的现实图景。

通过“破墙”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并非一蹴而就。园中花草怎么维护?游园安全怎么保障?宠物进来后影响游客怎么办?这些问题不解决,会制约公共空间开放的步伐。

在现实中,一些矛盾已经开始显现,其中的管理“破窗效应”值得警惕——有人打破了一扇“窗户”,如果没有及时修复和引导,就会导致更多“窗户”被破坏。

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,一些公园刚刚“破墙”,部分沿街草坪就被踩出了“斑秃”;原本出于游客安全考虑,不允许自行车进入的公园,开始出现有人骑自行车闯入。

“公园城市”不是管理者唱独角戏,需要和市民游客双向奔赴。一方面,有赖于市民游客的爱护配合。公园张开怀抱,游客报以文明自觉,不攀花折枝、不乱扔垃圾、不踩踏草坪、不惊扰野生动物,见到不文明行为也能及时劝阻。

另一方面,也需要公园管理者提高管理能力。公园管理者可以因时因地制宜做出调整,不断适应市民游客对公园“破墙”后的新需求。例如,为带宠物的游客专门设置一个宠物区,在台阶、易磕碰地区设置警示牌,引入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对公园进行智能化管理等等。

此前,上海在调研基础上出台《上海城市公园实行24小时开放的管理指引(试行)》,体现出公园管理者与市民之间良性互动和共享共治的理念。

“破墙”只是“公园城市”建设的开始,只有管理不“破窗”,让市民游客见绿亲绿的需求和公共意识的提升实现正向循环,美丽和谐的城市家园才能越建越好。

(本报评论员何欣荣 董雪)

(责编:王震、陈键)